Beyond the Void
BYVoid
科索沃一日探游
本文简化字版由OpenCC转换

自从上次从马其顿进入科索沃未遂而被遣返以后,心中一直惦记着科索沃。前几天我去塞尔维亚南部旅游,借着这个机会,顺便去了一趟科索沃。提到科索沃,许多人会问「那里安全吗?」「还在打仗吗?」。其实,科索沃战争已经过去16年了,绝大部分地方已经完全看不到战争的痕迹了,只有在当地人的心中才能看到战争的伤痕。

「准国家」科索沃

不过,科索沃目前还不是一个被广泛承认的独立国家,因为它在2008年才从塞尔维亚独立。由于是单方面宣布独立,塞尔维亚至今都认定科索沃是塞尔维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以俄罗斯、中国为首的国家都不承认科索沃独立,相反美国、西欧大部分国家则承认科索沃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电信业

由于这种状况,科索沃只能算是一个「准国家」,因此许多状况都十分独特,譬如科索沃的电信业。科索沃有两大电信运营商,分别是IPKO和Vala。IPKO是一个由斯洛文尼亚电信控股的运营商,其手机号码和斯洛文尼亚一样都是+386开头的。Vala则由摩纳哥电信管理,所以手机号码开头是摩纳哥的国际区号+377。至于塞尔维亚的电信运营商,在科索沃的某些地区也是有信号的,尤其是在科索沃北部塞尔维亚族控制地区,那里只有塞尔维亚电信才有信号。其实科索沃是有自己的国际电话号码的,范围是+383,但是出于某些原因还没有启用。我在旅游的时候,手机漫游到了IPKO的网络,于是收到了一条「欢迎来到斯洛文尼亚」的短信,漫游费用也和斯洛文尼亚一样。

欢迎来到斯洛文尼亚 iPhone天气

地图名称

我在使用手机Google地图的时候,发现地址名称仅仅精确到城市的名字,而不是科索沃或塞尔维亚。iPhone照片和天气更是连地名都不显示。前不久Google为了回避菲律宾的抗议,把「黄岩岛」的中文名移除了,却又遭到中国的不满。想想看这些公司还真是如履薄冰,地名这东西一不小心就会搞出政治争议,最终损失的还是股东的利益。说到地理位置的名称,不同语言真的是很不一样,这其中杂糅了民族情感,稍不注意就会伤害到某个民族的感情。在列族纷争的欧洲中部地带,每个城市都有好几个语言的名称,譬如说「日内瓦」(拉丁语Geneva),法语是Genève,意大利语是Ginevra,德语是Genf。而「米兰」(意大利语Milano),德语更是叫Mailand,听起来就好像是日耳曼人的领土(日耳曼语-land)一样。

德国马克和欧元

科索沃的法定货币是欧元和塞尔维亚第纳尔,但是只有塞族聚居区才通行第纳尔,其他地区通行欧元。值得一提的是,科索沃并不是欧元区国家,但却单方面选择了使用欧元为流通货币。与科索沃类似的国家还有黑山,也是使用欧元的非欧盟国家。这种境况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在欧元区诞生之前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巴尔干半岛正处于战乱频仍之中,许多地区经济崩溃。于是在联合国的干预下,波黑、黑山和科索沃纷纷开始直接使用德国马克作为流通货币,或者发行与德国马克可以一比一兑换货币。欧元区诞生以后,科索沃和黑山就随即切换到了欧元,波黑则继续发行「可兑换马克」,汇率与欧元固定。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小国,主动放弃货币发行权是一件好事。货币政策是一个危险的工具,也是通往计划经济和奴役的大门,在没有强大的约束力的情况下,十分容易被滥用,因而使国家经济崩溃。在使用欧元的前提下,政府超发货币、国债的道德风险被约束了起来,公民的私人财富得以拥有保障。如果这个国家有发行货币的能力,政客很容易通过发行国债的方法挥霍财富,入不敷出,最后不得不把债务「货币化」,受损的是所有公民的个人财富。在没有货币发行权的前提下,政府发债是必须要偿还的,否则就只能违约破产,就像现在的希腊一样。欧洲其他国家看到如今希腊的悲惨下场,都会对滥发国债有所忌惮。

普里什蒂纳

科索沃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首都普里什蒂纳(Pristina)是一个正在大兴土木中的城市。来到这里有种回到中国的感觉,因为四处都是建筑工地,可以想象在几年后重来普里什蒂纳,街景一定会大不一样。

普里什蒂纳到处飘扬着阿尔巴尼亚国旗,简直比科索沃本国国旗还多,还有不少美国国旗,由此可见阿尔巴尼亚和美国对科索沃强大的影响力。

阿尔巴尼亚国旗

普里什蒂纳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有大量的清真寺、天主教堂和东正教堂,这也跟阿尔巴尼亚人的多元化的信仰有关。

阿尔巴尼亚族和塞尔维亚族

从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开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相继独立,塞尔维亚也承认了它们的国家地位,惟独科索沃例外。这是因为其他独立出来的国家在南斯拉夫时代就是加盟共和国,而科索沃一直就是塞尔维亚两个省(科索沃省和梅托希亚省)。其实和苏联解体类似,波罗的海三国、外高加索三国、中亚五斯坦、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独立都没有被俄罗斯强力阻拦,惟独车臣独立被俄罗斯实施军事打击至今。

科索沃独立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民族问题。在西巴尔干地区,有几大民族几百年来恩恩怨怨,分别是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波斯尼亚族、阿尔巴尼亚族和马其顿族。这几大民族中,除了阿尔巴尼亚族以外都是斯拉夫人,语言相近,其中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波斯尼亚族语言几乎一样,只是因为信仰不同而分成了不同的民族。塞尔维亚族信仰东正教,克罗地亚族信仰天主教,波斯尼亚族信仰伊斯兰教。事实上在南斯拉夫解体之前,这几个语言统称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而解体后则分成了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波斯尼亚语和黑山语。对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不同国家的语言学家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它是南斯拉夫不同方言的共同体,也有人认为它是泛南斯拉夫主义的政治产物,硬是把不同语言糅合在一起。有趣的是,维基百科的不同语言版本中,既有塞尔维亚语维基百科克罗地亚语维基百科波斯尼亚语维基百科,又有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维基百科。尽管懂一种语言就能互相能看懂,但许多条目的政治立场却是截然相反的,譬如波黑战争,不同语言的维基百科的观点都偏向自己的民族,惟独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维基百科比较中立。

马其顿族信仰的也是东正教,但是其实语言和保加利亚是一样的,和塞尔维亚语有一些距离。阿尔巴尼亚族信仰比较复杂,各种教徒都有,但是其阿尔巴尼亚族的民族认同感要高于宗教认同感。

科索沃「自古以来」居住的是哪个民族,各族有各族的说法,可谓众说纷纭,但其宗旨都是偏向本族的。但是在科索沃独立之前,阿尔巴尼亚族(简称阿族)的人口已经占到了接近90%,而塞尔维亚族(简称塞族)人口只有不到8%,而且主要聚居在北部地区。科索沃的阿族人主要都是穆斯林,因此与东正教的塞族加剧了冲突。因为科索沃问题,阿尔巴尼亚和塞尔维亚两国常常发生摩擦。阿尔巴尼亚指控塞尔维亚歧视压迫科索沃的阿族人,而塞尔维亚则说阿尔巴尼亚鼓吹分裂,包藏祸心,妄图重建「大阿尔巴尼亚」。

我从塞尔维亚坐大巴去科索沃时,终点站是格拉查尼察(Gracanica),位于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纳南部10公里处。格拉查尼察是一个塞族聚居区,街上飘扬着的全部都是塞尔维亚国旗,还有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修道院(Monastery Gracanica)。我去的时候局势还不错,但是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有塞族军队保护。我从格拉查尼察坐出租车回普里什蒂纳的时候遇到一个科索沃警察,她是塞族人。她得知我是从塞尔维亚来的,而且专程来看格拉查尼察修道院,高兴地说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我试探性地问她科索沃是不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她说:「很遗憾,不是,但是我们非常希望是。」我不知道她所谓的「我们」指的是科索沃的塞族人,还是她希望所有的科索沃人都愿意加入塞尔维亚。

格拉查尼察街头塞尔维亚国旗

格拉查尼察修道院

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经历是我在普里什蒂纳的民俗博物馆时遇到的。由于博物馆没什么人参观,讲解员见到我非常热情地免费给我讲解,看完以后还让我坐下休息聊天。作为阿族人,他义正严词地向我控诉了科索沃战争期间塞族的暴行。他告诉我说他能从战争中活下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他对如今科索沃独立感到十分欣慰,因为他说在独立之前,塞尔维亚一直对科索沃的阿族人采取歧视和同化政策,譬如以前是没有讲阿尔巴尼亚语的学校的,学生都被迫学习塞尔维亚语,只有私塾才教授阿尔巴尼亚语,而且被政府打压。我告诉他我去过阿尔巴尼亚的很多地方以后,他简直喜出望外,仿佛阿尔巴尼亚才是他的祖国一样。科索沃阿族人还对美国有着特殊的感情,甚至市中心大街上都有一尊比尔・克林顿的雕像,附近还有复制的自由女神像。我问讲解员为什么会这样,他告诉我美国是科索沃的解放者,是科索沃人民的大救星,要不是有美国轰炸塞尔维亚,科索沃至今也不能独立,就像俄罗斯车臣共和国一样(想想看美国只敢谴责俄罗斯,不敢像对塞尔维亚一样轰炸)。

普里什蒂纳「解放者」比尔・克林顿和飘扬的美国国旗

进入科索沃

以下是技术性内容。

科索沃有三个(或四个)陆上邻国,分别是黑山、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以及塞尔维亚。从不同的方向进出科索沃,入境规定是不同的,作为外国人一定要注意,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让塞尔维亚或者科索沃给个罚款、遣返、驱逐出境甚至永久拒绝入境。首先,科索沃在很多国家没有使馆,所以要单独去科索沃申请签证还比较麻烦,不过好在科索沃给持有多次往返申根签证或者申根国居留证的人提供15天的免签入境,相信拿中国护照去科索沃的人都是这么去的。

直接入境

科索沃复杂的入境政策值得一提。去科索沃要么坐飞机,要么陆路入境(内陆国没有海路)。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纳有一个机场,飞往欧洲各地的飞机还不少,而且有easyJet这样的廉价航空的航线,所以坐飞机去不失为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如果要从陆路入境的话,黑山、阿尔巴尼亚、马其顿这三国都是承认科索沃独立的,所以从这三个方向进出科索沃,也和飞机一样没有什么问题。在巴尔干国家最常见的交通方式是公共汽车,但是也有火车。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到普里什蒂纳之间每天都有火车运行。

以上这几种方式入境科索沃经过的是科索沃的边境控制,惟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必须还是以这几种方式离境,而不能直接去塞尔维亚。而且以后如果再去塞尔维亚本土的话,可能被罚款(小概率)或者拒绝入境(极小概率)。这是因为按照塞尔维亚的法律,「科索沃是塞尔维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科索沃控制的边境口岸进入「科索沃省」算是非法入境塞尔维亚。为什么说被罚是小概率事件呢?因为护照上的科索沃入境章不一定会被塞尔维亚边境官员发现,尤其是护照上入境章比较多的情况下。况且,入境科索沃的时候还可以要求不要给盖入境章,如果边境官员同意了,那么塞尔维亚就不可能知道你来过科索沃了。盖不盖章是没关系的,因为就算不盖章,你的护照也登记到他们的电脑系统里面去了,出境的时候会查到。

科索沃地图

从塞尔维亚入境

如果是从塞尔维亚入境,一定要经过正确的检查点(口岸)。科索沃北部是塞尔维亚实际控制区,被塞尔维亚认为是本土,之间没有检查点。只要不是自驾,都不会走错检查点。另外塞尔维亚因为不承认科索沃,所以不认为有「边境」和「口岸」,而只有检查点。如果是坐大巴,一般来说会从三个检查点入境,分别是Merdare、伊巴尔河,以及Mucibaba。我是从塞尔维亚东南部城市尼什(Niš)坐大巴,经过Merdare检查点进入的科索沃,离开是从普里什蒂纳,坐大巴从伊巴尔河检查点回到的塞尔维亚新帕扎尔(Novi Pazar)。

值得注意的是,从塞尔维亚入境科索沃必须回到塞尔维亚。如果进入科索沃以后从其他口岸或者飞机离境,科索沃边境官员不会阻拦你,但是以后就别想再去塞尔维亚了。这又是因为「科索沃是塞尔维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科索沃控制的口岸离开属于非法离境,塞尔维亚边境控制没有记录,也就是说塞尔维亚只有你的入境记录,而没有出境记录,你到底是走了还是滞留不归塞尔维亚是不知道的。一言以蔽之,从塞尔维亚入就要从塞尔维亚出,不从塞尔维亚入就不能从塞尔维亚出。从塞尔维亚入境科索沃并返回塞尔维亚是惟一完全合法的入境方式(既符合塞尔维亚法律又符合科索沃法律)。

从北科索沃入境

除了以上两种方式,还有一种非常规的进入科索沃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是不会留下任何科索沃入境记录的。科索沃北部至今还有一部分塞尔维亚控制区,称为北科索沃(Severno Kosovo)。北科索沃是2008年科索沃宣布独立时,拒绝独立的一部分塞族控制区,迄今为止还被塞尔维亚控制,因此北科索沃和塞尔维亚其他部分之间没有任何检查点。北科索沃的首府是米特罗维察(Mitrovica),这个城市中心穿过的是伊巴尔河(Ibar),但是河的南北两岸分别被阿族和塞族控制,因此一直以来是对峙冲突的前线。伊巴尔河上有三座大桥,其中最出名的一座是伊巴尔河新桥,位于城市正中央。这座桥过去虽然发生过不少冲突,但是目前来说是安全的,游客可以自由地跨过桥到另一边。桥上没有任何检查点,而且从塞尔维亚到米特罗维察北部之间也没有任何边境控制,也就是说从塞尔维亚可以畅通无阻地来科索沃。这种方式进入科索沃从塞尔维亚的角度看也是合法的,但是由于没有经过科索沃检查点,科索沃出入境系统中是没有记录的,所以如果要从科索沃其他口岸出境,可能会遇到阻拦,所以保险起见还是要返回塞尔维亚。如果是反方向(从科索沃去塞尔维亚),那么从塞尔维亚出境会遇到问题。

从塞尔维亚的克拉列沃(Kraljevo)有火车到米特罗维察北部的Zvecan,这列火车本来是可以到米特罗维察,并最终抵达普里什蒂纳旁边的Kosovo Polje的,但是2008年科索沃独立以后只开到Zvecan。

其他目的地

这次我来科索沃仅仅去了普里什蒂纳和周边的格拉查尼察修道院,连过夜都没有。科索沃还有其他值得去的地方,值得下次再来探索。首先是科索沃西南部的古城普里兹伦(Prizren),它是曾经的塞尔维亚王国的首都。其次,北部都市米特罗维察被阿族和塞族分别控制,越过伊巴尔河大桥绝对是一种独特的体验。靠近黑山的西部城市佩奇(Peja)有世界文化遗产的修道院和奥斯曼土耳其的遗迹。要想细细品味科索沃,只能下次再来了。


上次修改时间 2017-03-16

相关日志